蕭一蕓是蕭云從的侄子。蕭云從作為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重要畫手,更是“姑孰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蕭一蕓則是該流派唯一傳其衣缽的畫家。
本件與諸家對題的《山水書法冊》,不僅是蕭一蕓存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姑孰畫派兩代人從新安走向江南文人圈的重要見證。
從 “畫神轉世” 到 “猶子勝兒”
蕭云從唯一承認的代筆人:蕭一蕓
蕭云從,明末清初“姑孰畫派”先驅。自出生就帶有傳奇色彩,他的父親夢到北宋大畫家郭忠恕上門,轉世來做蕭家的兒子。因此,蕭云從刻有一枚自用印“郭恕先后身”。殆所謂前身老畫師也。
作為蕭云從子侄輩中天分最高的畫家,蕭一蕓自幼得伯父親授畫藝,廿余歲即遍歷山川,以畫著聲。蕭一蕓也是蕭云從唯一承認的代筆人。
蕭云從(1596~1673)
蕭云從,原名龍,字尺木,號默思,別號無悶道人,晚號鐘山老人,安徽蕪湖人。
明崇禎九年、十五年兩科副貢。精六書,工詩文,善山水,得倪、黃筆法,兼長人物。
蕭云從《青山高隱圖卷》 尾跋
在二人合作的山水巨制《青山高隱圖》(1649年作)卷后,云從曾跋言,其晚年流離遷播,齒落眼蒙,間有索畫者,多假手“猶子”蕭一蕓。
蕭一蕓的畫作因面貌酷肖蕭云從,常為牟利者改款,以致其本款作品傳世極少。《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收錄者僅有七件。
本冊共繪山水二十開,為蕭一蕓成熟時期的精心之作,不啻為傳世作品中體量最大、面貌最豐富的標準件。對于研究其繪畫風格本貌,以及蕭云從作品中的代筆現象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蕭一蕓本款
成熟期 “標準件”
極罕見、傳世體量最大
面貌最豐富
同套《山水冊》四十開
前一半 藏于故宮
后一半在此 尾跋具現
2022西泠秋拍
Lot 1027
蕭一蕓[明末清初]繪,尤 侗(1618~1704)、姜宸英(1628~1699)、 李宗孔(1620~1689)等對題 山水題詠冊
設色紙本 · 水墨紙本 冊頁(共四十頁)
畫心:24×20cm×37 題跋:46×27.5cm×3
RMB: 1,800,000-3,000,000
說明:張茂枝上款。于鳳園題簽。
蕭一蕓是蕭云從的侄子。蕭云從作為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重要畫手,更是“姑孰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蕭一蕓則是該流派唯一傳其衣缽的畫家。本件與諸家對題的《山水書法冊》,不僅是蕭一蕓存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姑孰畫派兩代人從新安走向江南文人圈的重要見證。
蕭一蕓的畫作因面貌酷肖蕭云從,常為牟利者改款,以致其本款作品傳世極少。《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收錄者僅有七件。本冊共繪山水二十開,為其成熟時期的精心之作,不啻為傳世作品中體量最大、面貌最豐富的標準件。對于研究其繪畫風格本貌,以及蕭云從作品中的代筆現象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蕭一蕓同尺寸、同形制、同上款的山水冊二十開,是學界公認的范本。本件同為二十開,與故宮本原為上下半本。且本件當為后半部,保留了原冊的題跋部分。
本拍品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蕭一蕓《山水冊》二十開,二者繪畫風格、所鈐印鑒、畫幅尺寸及題跋上款皆符契相合,兩套冊頁原屬同一套作品。是為久別重逢的離鸞之作。
上款人張茂枝為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至內閣中書,是蕭氏叔侄及姑孰畫派的推崇者。本冊跋者多為其在安徽巢縣為官時結識的友人,其中不乏尤侗、姜宸英這樣的士人名流。眾名士很可能是在題跋這一過程中,熟知了蕭一蕓,乃至姑孰畫派的畫風面貌。
本套山水合冊并無蕭一蕓款署紀年,題跋中所落年款最早者為順治丁酉(1657 年,故宮本),可知本冊當作于1657年以前。
蕭云從早年擅長細筆的奇趣畫風,晚年喜用散鋒禿毫,風格更為古淡蕭疏。蕭一蕓則很好得繼承了蕭云從早年細筆這一路的畫風,這種極富裝飾感的奇趣畫風在其后的作品中運用地更為成熟壯邁。
本冊取法諸家山水圖式,當為一蕓早年侍墨云從身側的心摹手追之作。尤其山石的畫法,將云從細筆一路的山水畫法演繹到極致。是故尤侗贊閣有之畫“有兔起鶻落之勢,能使千巖萬壑奔赴腕下,雖一朝而解七十牛可也”,“以視尺木亦復咄咄逼人”,此為當之無愧的出藍之譽。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蕭一蕓同尺寸、同形制、同上款的山水冊二十開,是學界公認的范本。本件同為二十開,與故宮本原為上下半本。且本件當為后半部,保留了原冊的題跋部分。
本冊尾跋
其中何五云題跋提及本冊數量原為八十頁
何五云云:“畫至八十葉難矣……山人取諸此,雖日作八十幅可也。并此八十葉通靈而生,且無非畫也。
恕翁(張茂枝)先生倘以此告之,應不河漢吾言。康熙壬寅小春,淝上何五云拜跋。”
何五云的題跋中提及本冊數量原為八十頁,類似的敘述也見于尤侗《西堂雜俎 · 題蕭閣有畫》:“蕭君閣有所畫八十幅,如淮陰將兵,多多益善。以視尺木亦復咄咄逼人,畫林中遂有大小阮。恕庵一旦羅而致之左右,是亦可題為蕭齋也。”
北京故宮本其中一開有王渫題云:“偶覽蕭子閣有畫八十,雅為因翁老年兄所珍。”更證明二者是久別重逢的離鸞之作,迨無疑問。
蕭一蕓 山水冊頁(二十選九開)
故宮博物院藏,與本拍品原為上下半本
故宮本王渫題跋頁,王渫題云:“杜少陵詩云,五日畫一水,十日畫一石……偶覽蕭子閣有畫八十,雅為因翁(張茂枝)老年兄所珍。”
本拍品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蕭一蕓《山水冊》二十開,二者繪畫風格、所鈐印鑒、畫幅尺寸及題跋上款皆符契相合,兩套冊頁原屬同一套作品。是為久別重逢的離鸞之作。
本拍品蕭一蕓所用鈐印
左圖:本拍品古樹槎枒頁
中圖:蕭一蕓山水冊頁,故宮博物院藏
右圖:蕭云從《太平山水圖畫·黃山圖》
兩位關鍵人物
上款人
廉正教諭 張茂枝
蕭氏叔侄作品重要收藏者、推介者
領銜題跋者
尤 侗
姑孰畫派兩代人 從新安走向
江南文人圈之重要見證人
上款人張茂枝為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至內閣中書,是蕭氏叔侄及姑孰畫派的推崇者。
張茂枝,字因亓,號恕庵,江蘇泰興人,順治五年(1648)舉人,曾任安徽巢縣、全椒縣教諭,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官至內閣中書。茂枝為官清正廉潔,亦雅好藝文繪事。
本冊跋者多為其在安徽巢縣為官時結識的友人,其中不乏尤侗、姜宸英這樣的士人名流。眾名士很可能是在題跋這一過程中,熟知了蕭一蕓,乃至姑孰畫派的畫風面貌。
乙巳首夏,寓恕庵園亭。時過小滿,頗有暑氣,閱至此葉,忽見同云滿天,飛霰四下,古樹槎枒,晚鴉畢逋,使人肌骨生粟,有挾纊之思……昔人披北風圖覺寒,于斯益信。悔庵尤侗漫題。鈐印:尤侗之印(朱)?悔庵(白)?西堂(朱)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收和顏以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己酉(1669年)春二月十又四日。鈐印:姜宸英印(白)?西溟(朱)?真意堂(朱)
暫來城市意如何,卻憶菖陽溪上居住……想到家山無俗侶,逢迎只是坐藍輿。錄唐人詩為因翁道長兄。弟宸英。鈐印:姜宸英印(白)
又尤侗文集中有《題張恕庵所藏蕭尺木畫》,謂“觀蕭君尺木所寫四十八幅,則舉予數十年意中所有者”,查今國博藏有一套蕭云從為恕齋所作的山水冊頁,款識云:“余浪游巢邑,假恕翁先生樓居,適風雨彌旬,吮毫成四十八紙……甲辰(1664 年)又六月望后,鳩茲弟蕭云從識”,可見茂枝在巢為官時與蕭氏叔侄亦頗有深交,才能將這對畫林賢阮的浩繁巨制羅致左右。
本拍品著錄尤侗《西堂雜俎 · 題蕭閣有畫》
尤侗《西堂雜俎·題蕭閣有畫》云:“蕭君閣有所畫八十幅,如淮陰將兵,多多益善。以視尺木亦復咄咄逼人,畫林中遂有大小阮。恕庵一旦羅而致之左右,是亦可題為蕭齋也。”是為本拍品之著錄。
又尤侗此文開頭提到:“老杜云五日畫一水,十日畫一石”與故宮冊中王渫題跋“杜少陵詩云,五日畫一水,十日畫一石”內容雷同,此也很可能是尤侗見過王渫題跋的證明,同時也是本拍品與故宮冊頁兩冊原屬一冊的佐證。
本套山水合冊并無蕭一蕓款署紀年, 題跋中所落年款最早者為順治丁酉(1657 年,故宮本),可知本冊當作于1657年以前。按蕭一蕓生卒年未詳,然據蕭云從在 53歲時所作的《青山高隱圖卷》(順治己丑,1649年作)中,提及其時“蕓年才廿余”,可知一蕓生于1629年以前,又今其傳世本款作品紀年最晚者為1697年(朵云軒藏康熙己未年作《為青翁作山水扇面》),推知其大約活了七十多歲。
蕭一蕓
這位被選定的“姑孰之子”
在十七世紀明清之際
復雜多元的畫壇中 肩負著
堅持不被時風左右
堅持寬闊藝術視野
堅持創(chuàng)新實踐(版畫)重任的
畫壇之子!
這套久別重逢的離鸞之作,對于研究蕭一蕓繪畫風格本貌,以及蕭云從作品中的代筆現象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蕭云從早年擅長細筆的奇趣畫風,晚年喜用散鋒禿毫,風格更為古淡蕭疏。蕭一蕓則很好得繼承了蕭云從早年細筆這一路的畫風,這種極富裝飾感的奇趣畫風在其后的作品中運用地更為成熟壯邁。
左圖:本拍品蒼松巖泉頁
中圖:蕭一蕓 1668 年作 《巖壑奇觀圖》(局部)香港藝術館(虛白齋藏)
右圖:蕭一蕓 1669 年作 《松林觀瀑圖》(局部)吉林省博物院藏
本冊取法諸家山水圖式,當為一蕓早年侍墨云從身側的心摹手追之作。尤其山石的畫法,將云從細筆一路的山水畫法演繹到極致。是故尤侗贊閣有之畫“有兔起鶻落之勢,能使千巖萬壑奔赴腕下,雖一朝而解七十牛可也”,“以視尺木亦復咄咄逼人”,此為當之無愧的出藍之譽。
本冊在繼承云從清疏蒼秀的畫風以外,帶有更明顯的版畫創(chuàng)作特質,這也是“姑孰畫派”在藝術史中的重要特點。如山石造型進一步簡潔化為堆棧的塊狀幾何形,而皴法也不同于元明以來文人山水畫常見的疏秀柔性曲線(如披麻皴),而多用方向單一的勻直細線密集皴擦,并結合大面積的暈染以突出山石的明暗對比。
左圖:本拍品牛毛皴山石局部
右圖:蕭云從《太平山水圖畫》版畫
在仿王蒙筆法的一頁中,中景處的山石如卷云般升騰迭壘,凌空兀立,而石塊表面覆滿了如蓬松發(fā)絲般的綿密牛毛皴,這種類似的奇特構圖和充滿裝飾趣味的精縝筆法在蕭云從完稿于1648年的版畫集《太平山水圖畫》中已得到清晰的展現,并在其后的作品中不斷地演繹。
這不僅是畫家為適應版畫特殊媒材所作的起稿方式調整,也是他在晚明流行的變形主義審美趣味影響下天機獨創(chuàng)的畫法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