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4
作者:西泠拍賣
來源:西泠拍賣
存 World '21st Century Art' 在
賈藹力(b.1979) 絕境系列
布面 油畫
2006年作
出版:《瘋景》P27,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2007年。
展覽:1.“瘋景——賈藹力個展”,站臺中國當代藝術機構,北京,中國,2007年。
2.“希望追尋者”,新加坡美術館,新加坡,2012年。
169×150cm
· 創紀錄 代表21世紀藝術
就在不久前,11月紐約佳士得“二十一世紀藝術”夜場,中國的賈藹力,與賈德·法多朱蒂米、雷吉·伯羅斯·霍奇斯、珍娜·格里本、伊拉娜·薩維迪等多位藝術家獲得國際藏家的追捧,刷新了各自作品的拍賣紀錄。在“天下第一名社”一百二十年紀念年份,賈藹力也首次登臨具有東方傳統文脈的西泠印社拍賣,并作為現當代藝術板塊力推的重要藝術家。此件拍品是其2006年《絕境系列》代表性作品,也代表了藝術家從“面具”到“機器”的思考轉向。十幾年來,西泠拍賣的現當代藝術板塊,以對東方美學思想的深入理解,極力推呈二十世紀現代藝術先驅經典佳作,歷年甄選林風眠、劉海粟、徐悲鴻、關良、吳大羽等現代藝術大師頂級作品,屢創紀錄獲得驕人業績。歷史目光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此次賈藹力作為當代75后至80年代藝術家的中堅代表人物,其存在主義風格傳達出對當代社會的思考,延續并拓展了西泠拍賣現當代藝術版塊獨特的人文精神風景。
「我出生于20世紀末,人類社會中的大多數種族群體都已經開始踏出那個包容萬物的宗教框架下的世界。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隨處可得的信息讓我們的感知變得扁平而豐富。——賈藹力」
· 地方性 普通人的史詩意味
賈藹力1979年出生于中國遼寧丹東,2004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新表現主義工作室。即便聲名大振,知名度爆炸,他仍保持著極其真誠、低調、樸素的藝術家形象。他在接受采訪時謹慎的表達、對關于他作品評介誤讀的警惕、對自我的反思,結合東北小城走出的天才贏得世界矚目的經歷,反而增加了其作品“普通人史詩”意味。賈藹力,使我們十分希望其個人的那種內省的張力,能被國際藝術界視為是代表了東方當代藝術家的氣質形象(區別于簡單東方符號化的)。沈陽鐵西區,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尤其是九十年代的巨變,正值賈藹力的青年時代,這道重重的印痕,是賈藹力藝術的內驅動力,回溯東北的歷史與地理、形象與表述、認知與想象,是理解賈藹力藝術的秘密檔案。眾所周知,立足傳統文化的西泠拍賣在中國古代書畫板塊推陳出新,以極強的學術性,在拍賣專題中引進地域因素,闡釋古美術風格劃分、演變的過程,試圖去理解美術發展的內在規律,也使得從區域美術視角探尋當代藝術的新可能,成了一種新思路。
賈藹力倫敦個展現場
國際市場與國際話語的雙重反響
在區域藝術中融入百年中國現當代藝術視野
在當代國際文化話語場
看到“藝術中國”與“藝術全球”的辯證關系
有意思的是,我們在一批罕見的古代繪畫背后,看到明末清初江南商品經濟大市場中,京江畫派、金陵(南京)書畫家鬻畫為生,努力在城市圖景、歷史記憶、個人追索中謀求實實在在的生存空間。轉眼二十一世紀,作為當代藝術新的中堅力量,賈藹力已經出色地掀起了“東北納雄耐爾”式的狂飆,成功地獲得國際市場青睞。有著相同地域文化背景,與賈藹力同齡的雙雪濤、班宇、鄭執等沈陽作家們,用文學的方式喚醒公眾對于九十年代末東北經濟轉軌期歷史的記憶。“然而,這些工人的兒子們與他們的父輩并不相同,后者的世界觀是在工人階級無論從政治還是經濟上都相對崇高自足的集體主義社會中形成的,而前者在童年時代也許看到了集體時代殘留的美好榮光,但恰巧經歷的變革使他們無法產生真正意義上的認同,如果有懷舊那也更多出于對于已逝青春的緬懷。與其說他們的作品是對記憶的追溯,莫如說是對當下的體察與反應。”
劉大先《東北書寫的歷史化與當代化——以“鐵西三劍客”為中心》
東北作家們在吸收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遺產的基礎上,通過地方性懷舊表達了工人階級的鄉愁,從而具有了某種時代性的癥候,也因此獲得了從大眾傳媒到專業人士的廣泛關注,成為一個文學現象。 · 美術界 “ 東北納雄耐爾 ”國際化
在美術界,賈藹力所掀起的“東北納雄耐爾”輻射則更廣。同樣脫胎于感知一個時代和價值觀的離去、表達歷史轉折的隱喻,賈藹力的畫筆著力于“對于現代人類的逐漸脫離信仰這個冒險的探究和凝視”。更個人,或許更國際,賈藹力以一種接軌后工業時代的美術話語把具體的歷史述說推衍出更普遍的敘事背景。賈藹力如何獲得從國際市場到傳統文化產業同時關注呢?我們在區域藝術中融入百年中國現當代藝術視野,并在當代國際文化話語場看到“藝術中國”與“藝術全球”的辯證關系。他的畫筆不直接反映公共事件或中國的現代生活,更多的是對他個人情緒十分謹慎十分真誠的表達。當“有圖有真相”成為誑語,我們甚至可以認為,有圖——即無真相。我們也接受《南方周末》提出的一個說法,未來最真實反映疫情的文學作品可能根本不是寫疫情的,但它將真實反映出這個時期人們的生存狀態。
賈藹力習得扎實技法的學院,以中國文豪魯迅命名。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出的文化啟蒙及其建構現代中國的命題,開始在近代東北新文藝中實踐,并生成相應的審美形式。然而在魯迅小說中,“我”是現代啟蒙主體,故鄉景色是前現代的封閉、保守、破敗和蒼涼。二十一世紀以來全球當代藝術中某種共享的精神話語里,“我”是觀察者和敘事者,是自我啟蒙者。賈藹力反復宣稱摒棄精英啟蒙、代表自我啟蒙,牢牢抓住這種尋求主體內在力量的話語。晚蓮密布的湖,更像現代主義文學和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偵探小說中的游泳池。水上、水下形成兩個鏡像的懸疑空間。一部分現實已經“幽靈化”,不可閱讀、不可書寫、不可闡釋。半身淹沒的孤單身影,頭戴面具、手捧書籍,暗喻著交流被隔斷。這或許也是對自己理想主義主的有意的保持克制。賈藹力不提供任何對于現實的美好幻想,“他所描繪的情感更接近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或托爾斯泰,更多地述說著悲劇和掙扎,掙扎的悲劇及對其希望不大的反抗”,這個文學紐帶要推溯到他考入學院前對俄羅斯的文學的廣泛興趣。
而且從某個方面看,相比同年齡的作家,美術又比文學敘述更具有國際討論的空間。
東方式展現如何才能不落入浪漫化或者奇觀化呢。怎樣的形式多大程度修改和挪用了我們對于“底層文藝”(復歸到平常的人的文藝)的定見呢。同時,這種形式不斷與當下歷史、意識形態、媒介邏輯、批評話語進行互動。賈藹力不斷提供將現實象征化的可能性,這種象征化的現實主義的創作實踐,為當代注入強大的能量。賈藹力在不斷超越,在進入更高的真實的探索上走得更遠。
賈藹力
1979年出生于遼寧丹東
2004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
2006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所
現工作生活于北京
蘇天賜 | Su Tianci
20世紀中國油畫民族化的重要先驅
2023西泠秋拍
蘇天賜(1922-2006)海 棠
布面 油畫
2003年作
簽名:蘇 2003.5
出版:1.《蘇天賜》P423,江蘇美術出版社,2008年。
2.《我站在畫布前:蘇天賜的藝術世界》P245,南京博物院,2016年。
展覽:1.“我站在畫布前面——蘇天賜的藝術世界”,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國,2016年。
2. “西方的繽紛,東方的空靈——蘇天賜百年誕辰紀念展”,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國,2022年。
說明:本拍品由畫家家屬提供。
60×45cm
西泠印社二〇二三年秋季拍賣會
預展:12月18日-20日
拍賣:12月21日-23日
展拍地點: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洲際酒店
誠邀蒞臨